如何快速跟上時代變革、做好準備

隨著科技發展,「機器人取代人類」的討論話題不斷,嚴長壽指出,從人類發展歷史來看,被科技取代這件事從未改變過,重要的是如何快速跟上時代變革、做好準備。

 技術、學術、藝術缺一不可

過去這三種能力的運作各自劃分,但因應未來的需求,三者必須穿透不能分割。嚴長壽表示,只會技術就只是技術員;加上學術素養,就能變成工程師;若能進一步懂得藝術,才有機會變成賈伯斯,將來的技術、學術、藝術三術缺一不可。

 擁有以上「三術」能力,只代表做事做得好,若不懂得做人、沒有思辨能力,還是不能成功。嚴長壽特別提醒,各種網路上的假新聞,讓現在的社會比任何一個時代都容易被外界駕馭,因此,思辨代表的是不被駕馭的能力。此外,還要具備生活,音樂、美術、舞蹈的涵養,最後轉化成生活態度與文明素養,這是人與機器最大的不同。

 強化 4C 能力

總結來說,在未來社會,要走出科技、機器人的威脅,必須強化合作(Cooperation)、溝通(communication)、思辨(Critical Thinking)、創意(Creativity)能力

嚴長壽指出,現在的教育,所有考試都是一個人考,但未來社會無法單靠一個人完成大事,必須有合作、溝通、思辨與創意的多元能力。

Google站內搜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