被遺忘的台灣女性美

被遺忘的台灣女性美

日本女性美是一種細膩
巴黎女性美是一抹自信
德國女性美是一種個性

台灣女性美
最好的詮釋是 韌性,一種堅強的溫柔


正直20幾歲的女性正投入職場,在還未滿足愛情溫度時,
只能專注投入工作將愛情或家人暫時排到第2.3順位,期許著有不一樣的30歲。

30歲時工作能力大幅提升,有些能力更勝男性一籌,
外表的堅定有顆矛盾的心,怕得是能力太好得不到愛情,能力太差也少了談判愛情的權力,
還有多少歲月有談判愛情的籌碼,深怕選錯一步變萬劫不復。 只好訓練自己有顆堅強的心。

40歲的台灣女性有的可能已有在職場呼風喚雨的能力,幸福的是已找到條件相當的男性,
這是一種幸福,

但也有可能在職場上位高權重時,
選擇卸下戰袍,相夫教子,擁抱小孩的童年,
卻深怕重複30歲前的錯誤,更加珍惜自己,已經流逝的光陰。

50歲的台灣女性,大多數夫唱婦隨,
在男性束縛的社會中拉拔小孩長大,
奉獻青春的東方女性,奠定紡織業的基礎,在追求經濟時的台灣依然奉獻。

 

台灣女性有種堅強的溫柔,有種韌性的美感
有種內在奉獻和犧牲,這也是現在人遺忘台灣的美。

文章摘自|勝悅/群悅 女人時光

Google站內搜尋